【我要上全運】全運群眾賽事保齡球選拔賽 退役港將再組隊逐獎牌夢

【我要上全運】全運群眾賽事保齡球選拔賽
退役港將再組隊逐獎牌夢

【我要上全運】全運群眾賽事保齡球選拔賽 退役港將再組隊逐獎牌夢

由中國香港保齡球總會主辦,並獲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籌備委員會(籌委會)支持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賽事活動的保齡球項目選拔賽,於4月5、6及12日在啟德體育園「Top Bowl」保齡球中心舉行。選拔賽設男子及女子組別,共有77隊男子隊及20隊女子隊參與,以五人一隊作賽,賽制以十格計分制及貝克賽制進行,比賽設16局賽事,總分最高的男子及女子隊伍將獲選為香港代表隊伍參與單打賽、雙打賽及五人隊際賽。

【我要上全運】全運群眾賽事保齡球選拔賽 退役港將再組隊逐獎牌夢

是次選拔賽有77隊男子隊及20隊女子隊角逐香港代表隊資格

選拔賽的其中兩支勁旅Brilliancy(男子隊)及Sisterhood(女子隊)於4月6日的賽事中分別獲得3516及3437分,平均每局逾214分。兩支球隊成員皆為退役港將,Brillancy球員黃子維表示,賽制與一般聯賽相比壓力較輕,較著重團體性,「平時打聯賽時,每一局都是自己打,現在每一局大家輪著打,每人每局只打兩格,倘若有失誤,大家會互相勉勵,失去的分數可以由隊友幫忙打回來,與自己一人孤身作戰不同。難度方面,則是要把握打好每一格,盡力做好自己。」同為退役港將組成的隊伍Sisterhood,球員譚舜而對參與是次賽事也認為是以團體精神為先,「看著分數會有很大感覺,因為這是我們五人合力造出的成績,我們在比賽期間可以互相提點,大家已經很久沒有一起打球,喚起了很多回憶。」隊友李詠茵補充,其實參賽除了希望再一次踏上頒獎台外,重組港隊也是主因,「我們都打了十多年,已經很久沒有那麼人齊一起打球,這次比賽很享受,很久沒有這樣的比賽氣氛,期待能夠對上強勁的對手!有種再次追夢的感覺。」

【我要上全運】全運群眾賽事保齡球選拔賽 退役港將再組隊逐獎牌夢

Sisterhood表示這次比賽是重組港隊的一個契機,一班前隊友共聚一堂再逐獎牌夢

【我要上全運】全運群眾賽事保齡球選拔賽 退役港將再組隊逐獎牌夢

Brilliancy球員(左起):謝仲賢、謝樂生、黃子維、麥卓賢,甘兆麟
Sisterhood球員(左起):陳淑嫻、李詠茵、梁芝榕、吳紫燕、譚舜而

【我要上全運】全運群眾賽事保齡球選拔賽 退役港將再組隊逐獎牌夢

選拔賽吸引很多不同類型的球手參賽,有些球隊是由家庭成員組成

根據群眾賽事保齡球項目規則的要求及保障業餘選手公平競技的機會,香港體育學院精英訓練資助項目的運動員皆不可以參與相關賽事項目,退役運動員則不設限。另外,保齡球總會以保障球手健康為由,男子球手年齡限制為8至65歲,女子則為8至60歲。為了進一步測試參賽者的技術,選拔賽採用兩種油款模式,上午時段使用46尺油款,下午時段則改為39尺油款。

【我要上全運】全運群眾賽事保齡球選拔賽 退役港將再組隊逐獎牌夢

現役港隊代表胡兆康表示,今次賽事在香港舉行,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人參與項目,有多達近百隊伍參與選拔實屬喜出望外

【我要上全運】全運群眾賽事保齡球選拔賽 退役港將再組隊逐獎牌夢

中國香港保齡球總會主席劉掌珠表示,港隊今次主場出擊有不俗優勢,可以在練習時熟悉油道及場地

全國運動會為每四年一度,規模最大的全國綜合運動會,首屆全運會於1959年在北京舉行,第十五屆全運會今年在廣東、香港及澳門舉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共同承辦全運會,十五運會包括競賽項目及群眾項目。群眾比賽項目於第十三屆全運會首次加入,秉承「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理念,希望讓更多普羅大眾都有機會參與全運會比賽,共襄盛舉,亦藉此推動全民運動的健康風氣。

群眾賽事活動項目分為比賽類和展演類,在今屆全運會,共有廿三個群眾項目,當中設有十九個比賽類大項,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足球、籃球、氣排球、毽球、輪滑、龍舟、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橋牌、中國式摔跤、定向、空手道、門球、模型、保齡球;及四個展演類大項,包括健身氣功、太極拳、舞龍舞獅、廣播體操。

為鼓勵全港巿民參與,選拔賽歡迎所有合資格的巿民報名,而且費用全免,有興趣的巿民不妨留意相關項目的選拔日期,即使並非精英運動員,亦有機會代表香港出戰全運會,秉承「我要上全運」的精神!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賽事活動詳情請瀏覽:群眾項目運動員選拔日程及報名詳情

Text:Jack
Photo:Mr.C